更新时间:2025-08-23 04:04:09
中学时期无数次在课外读物上面看到被引用当作素材的电影,最近因为一个动画的契机才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松子的悲剧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从开始的母亲形象边缘化,想获得家中家庭地位最高的父亲的关注已经初露父权社会对其的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松子一味的讨好型人格;并非在男人身上找认同感,是传统社会关系的构成或父权社会使之,缺爱的人是无法认清自己的价值的,只单方面将自己认为的爱释放在他人身上,重复着祈求着在其他男人身上的从未在父亲哪里获得过的爱。 我厌倦了对爱难以启齿的东亚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爱了就要说出,不要等失去了再后悔,这样隐藏的感情没有任何的好处。 最后戏剧化的死亡,我只求这些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的父母能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活活的浪费一条想好好活着的生命好吗,她谁都没有对不起,我可惜这条生命的流逝,她好不容易想要开始好好活着。 后续花了一天看了原著,如果是导演的原创剧本拍得电影非常不错,但是它是有小说基础的,而且改动还不小,有些甚至违背了原意,例如前期松子侄儿的女朋友比他还要上心姑姑的事,到河坝上遇到拿着圣经的龙洋一直都在可惜电影戏份几乎全无;松子是很有思想、很聪明的人并非每一段感情都处在被动中;松子不是每一任感情都无缘无故被打;松子死亡原因死亡地点都改了……我不喜欢这种改法,对于原著改编的电影,我个人认为按照原著拍摄才能保留原来的味道,大多数导演加以改编都会失去原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关于00后观看夏雨来简单影评
下一篇:《最后的假期》观后感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