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5 04:03:08
一部处理土地,湖水与毒性的多层次历史,残余与鬼混的影像本身也必须是多地层的,它需要尝试在时空的多重尺度中导航而不迷失,并且专注于调解那些实质上不可见的元素幽灵。 《Among The Palms The Bomb, or: Looking for refelctions in the toxic field of plenty》(2024)深耕于Salton Sea的历史-地理语境,这让艺术家能够析出该地区致命毒性的不同层次:富集于湖水中或埋藏于浅层土壤之中的化学毒素毁灭了区域生态,并作为尘埃被风裹挟到更远处的人类聚集地之中。这些毒素是多种人类介入的残余,源自从二战和冷战乃至今日的炸弹实验与战争操演,又被在原住民保留地的大规模农业开发造成的淡水衰退与土地盐碱化所恶化——这些活动被卷入国族主义,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多种进程之中,又反过来参与塑造了这些进程的样态,毒性不仅成为叙事线索,而且持续留下致命影响。 艺术家致力于理清思绪:我们如何调解一种幽灵样的毒性——难以观察却始终萦绕,并造成物理意义上的灾害。这种幽灵性也在艺术家安排的角色,一个身着军装的面孔模糊的角色中,他有时钻探,有时旁观,因此是隐秘的暴力史和毒性的隐喻。媒介技术必须承担调解责任,让不可见者可见。除了摄影机(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媒介),艺术家也利用他在环境科学的教育背景,将金属探测仪、声呐、钻孔仪和全站仪也纳入其中,例如炸弹的碎片因此被不断发现。多种媒介技术在不同情况下被使用,以协商那些被淹没的历史和致命的物质,这是一种明确的媒介伦理意识:同样是钻探,但并非采掘主义实践,而是一种邀请。 也许是题外话,艺术家对媒介技术的批判性使用也引起了对(非)具身性的反思,体现看似矛盾且怪诞的场景中,例如用云台消除手持感的同时放大脚步声。另一个场景在当地博物馆的租赁舞厅,不间断播放着二战时期流行音乐,荒谬地陈列着原子弹的模型,艺术家肩扛摄影机在其中舞蹈:除了讽喻,这当然也是人与媒介的多孔性与亲密。人-媒介-地质应当被视作连续体,在多种尺度上纠缠,不可分割。 然而,尽管毒性被视作多层次的时空残余或幽灵元素,艺术家的概念化仍然倾向于将其还原为人类有意识的暴力的恶果——无论是战争,国族情绪,内殖民或资本主义。问题在于物质自己如何言说自己。当然,艺术家也意识到这一点,他的影像中有许多地景的空镜头,在人类行动者离开镜框后延续,而非突兀地插入:此时此刻,物质本身似乎有所动作,尽管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时空尺度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不错
下一篇:在铁丝网剪除的黎明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