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06 04:04:06
刚刚窗外下过暴雨,正如影评中浇向他们的那场。私以为影片是一个反圣经式的概念,亚当夏娃走出伊甸园,可可卷毛小悟三人走出的却是精神病院;亚当夏娃出于“原罪”被迫流亡,三人却被当作天使。真是难得,一本圣经就将末日的叙事引入,似乎圣经从亚当夏娃开始,将要从他们结束,似乎他们真是上帝遗失的孩子。 其实在基督教的概念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以致他的亲身孩子耶稣,为了我们下凡蒙难。信则得救,不信则下地狱。世俗总是让我们相信一些我们不愿意相信的东西,相信有神,相信国家,相信许多假恶丑的教条,却慢慢令我们越来越不相信美好。 日本的物哀之美真是令人炫目恍惚,极小的成本,却令他们有了神性,我们也心有戚戚焉,远离美好,只在于一次冒险,在于行走在那堵高墙上,在于听孩子们唱诗,在于同伙伴一起流亡,在于死在墙下,在于淋地球上最后一场雨,接最后一次吻,在于羽毛纷落地睡在他最后的怀中。 他们当然是疯子,却又是心灵无比干净的天使,但当我们在路上遇到从精神病院中出逃的病人时,恐怕依旧还会惊恐万状。 我们太安全了,所以既去不了伊甸,也进不了精神病院,只能在高墙上徘徊,也许想毫发无伤地跳下,要先学会飞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花束般的恋爱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