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06 04:04:13
几年前刚出的时候看的,看到手机里的截图,忍不住写一个评分。
与原版漫画不同,女主凪在结尾离开了俩男的,独自生活这一点值得称赞,依稀记得几年前原漫画进度里的凪还在和俩男的纠缠不清,原作者完全沉浸于三角恋的“艺术”里了。剧比漫画好,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黑木华的演技,还有大约是女导演安排的开放式结局。不过这个开放也可能只是害怕得罪原著党争的粉丝,“恰好不”式的脱性缘。
这部剧不是没有优点,关于女主在传统日企过度讨好,焦虑到过呼吸,然后自我开解的部分对曾经的我很有共鸣。人际关系的讨论也对我有些启发作用 。 剧中提到一些的节约小妙招很有意思,比如在每个插头上写上标签,离开家时候拔掉部分插头,节约电费。女主和隔壁单亲母女家庭的互动,和老年独居女士(忘了是死老公还是一直单身了)的互动都挺暖心的。 但现在看来这部剧实在是问题太多,给俩男演员赋予太多的魅力,当年甚至还引起了“巧克力的答辩和答辩味道巧克力”的争论。当时我都没什么性别分离的意识,都能看出来这俩都是纯答辩😅前男友是npd,他爱女主只是爱她非常利他,因为他喜欢柔顺头发女主就早期用卷发棒打理自己的天然卷爆炸头。还是一种自恋心理,因为在女主身上看到了他自己。不说有无rf思想,有点自尊的人都不会喜欢这样随时随地刻意打压自己的人吧。 至于乐队男更是重量级滥酷当,行走的“艾呀梅事的”,找老实人女主接盘,漫画里还要用童年经历给随便睡这点找补,引发读者同情,太典了我都懒得多批评。

对标签为“东大女”的角色安排也很离谱,完全是在抒发对高学历女性的恶意,安排她找不到好工作误入cult就算了,结尾还搞笑式地安排她和前男友的诈骗犯哥哥凑对配平,刻意丑化😅真的有被yue到 好奇剧情的看一下女角色之间互动的切片就行,没必要看整部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83年的我刚看完捕风追影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