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09 04:02:54
评分:B7.5,三星半。 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 (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 关于政治: 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寥。不仅对我来说陌生,应当说政治行动、街头游行离当下的时代和中国社会都太遥远了。这种距离感在当时是空间上的,今天则更是时间上的。虽然举世皆知,但无论如何他人的苦难永远是故事,不介入和逃避是大多数人的举措,而关乎这种“远离”恰恰是本片的主题-我们究竟有无罪责? 由此,影片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去亲历历史,历史真正在影像中活了过来。 远在越南的政治战争为何会牵涉到法国和整个世界?一旦涉及势力分裂,内政问题都会被煽风点火上升至国际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种族等等问题。尤其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更何况有“国际警察”美国的监视。 最后,有一点仍无法理解-为何要采取街头游行,采取一种cosplay的游戏方式,将一腔热血挥洒在街头的叫喊? 关于新浪潮: 影片由多位法国新浪潮导演所拍的短片组成,虽然局部有亮点有创新,但整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和各导演的风格出入有关。 影片中教条的说教相对较少,或言导演的意图被转化为影像的表达,如动画、纪录档案、演讲的拼贴,尤其是美国的媒体和反抗者的声音交叉出现,讽刺意味十足。另外,也转化为受访者颇有建设性的演讲式口述了。 由此片可以看到各个新浪潮导演的倾向和风格,不是“轻骑兵”的一面而是介入的、政治性的一面。在其他个人影片中均有反映:如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周末、中国姑娘,克里斯马克的五角大楼的第六个面,以及雷乃、瓦尔达等人。 25.9.7投影仪 我的影评合集: Aleph-我的影评(泛选) 影评(遴选)(遴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