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1 04:03:34
当一个母亲感到窒息的时候,她只能选择死亡或者离开,女主人公放弃了死亡,她抛下了令她窒息的生活,选择了生,而我的母亲,选择了死亡。在我的哥哥十岁,我五岁的时候,她也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小女儿。她甚至要哄睡自己的女儿以后,才有时间做这件事。
我母亲的丈夫把她们的感情描写的非常幸福生动,把他的付出重复了一万遍,并向儿女展示,如果她没有做那样的选择,我们会是怎样幸福的一家人。
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我的这种震撼感,仿佛灵魂被冲击了。我对我母亲的情感非常复杂,还伴随着我一生对死亡的好奇和疑惑,我永远忍不住思考,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有多痛苦,她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这对她是不是很好,她是不是解脱了,从痛苦中。
死亡or逃离,是反抗者的选择,我的母亲是一个勇敢者,我的反叛精神有了源头。
我的父亲是一个自我至上的乐观主义者,他享受着幸福,即使除了他以外的人都因他而不幸福。我的哥哥有时能与我对话,但他没有花太多精力给别人,他更专注于他的痛苦,我的外公是一个没有本事的靠小心算计来获取同情的懦夫,我的舅舅是一个勤劳的蠢人。
我母亲的反抗精神,来自于她的母亲,一个我从未蒙面,甚至没听过她的故事的女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Hunt,命运的主宰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