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3 09:02:16
在没看到反转之前,我以为这就是个偏执小孩向npd母亲求爱的故事。
她们母女本就是一类人,毕竟把借口按在他人的过错上,自己会在逃避中好受一些。
红发的钟灵是江宁的副人格,江宁想赢、想要爱,而钟灵只想江宁无声的求救被接收到,得到自救。只有我 懂你,我感同 你的身受,我们本就是一个个体。
江宁差点被小混混侵犯,钟灵冲过去,之后她们站在淋浴室,钟灵对帮她挡住伤口的江宁说,“那不是我的血”。那是钟灵的伤口,江宁的血。
王霜真的爱江宁吗,如果被爱的人没有感受到的,那能是爱吗?用滑冰鞋的X区分人格,和专家沟通,用钟灵“陪练”逼江宁进步,一年多的因精神问题停止训练。王教练临上场接到医生电话时,还是侥幸得想着比完这场赛,把江宁逼上冰场,把那场舞滑完。“在冰上,只有王教练,没有妈妈。”,那什么时候有妈妈?在旱冰场看江宁和男生亲吻的是妈妈吗?在家里给钟灵买床垫、看着钟灵被江宁举报吸毒被查、在门口说服钟灵留下来让这个人格的状态去比赛的时候,是妈妈吗?还是最后,江宁杀了钟灵,帮江宁处理钟灵的是妈妈?
每个孩子的每个叛逆举动,都是求救和求爱的信号。成为父母没什么成本,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自己还没活明白,给社会产出了一个或者多个在自己不健康心理下长大的活人。自私的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想明白,孩子不是自己恐惧和需求的投射物,他们拥有独立人格、是自由个体。
最后,这部作品从女性的角度展现了野心和坚韧。江宁为了得奖也利用了王霜的严厉、暴力、无情来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精神皮筋拉到极点,穿着冰鞋的江宁在自己的心理极限上滑冰,直到钟灵的死亡把病发到极致。别放弃自爱,无论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代价和努力。自爱,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钟灵说,“你能小点声吗,不要吵到江宁了。”,她问江宁,“我们是朋友吗?”,
“是对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编剧牛,演技好,风景美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